孩子的成長持續中,天天看的父母或許感覺不明顯,但一個月見一次的公婆就直嚷著差很大了!尤其是看到他躺上尿布檯時的空間侷促、結實有力的大腿也有米其林寶寶的樣子,就不得不把這功勞歸功於副食品的添加上。

誠如愛咪在網誌中所提及,大寶在四個半月大時曾經進入厭奶期而無法提升奶量。所以從五個月開始吃水果泥跟米精練習吞嚥,六個月正式進入副食品,七個半月的現在已經開葷,大骨湯、雞湯、吻仔魚甚至布丁都下肚,不久的將來就會開始搶食我們飯碗裡頭的食物了吧!

這篇文章就來聊聊副食品的製作及其他,也請經驗豐富的媽媽們不吝分享~

大多數的爸媽都會有的疑問,到底何時開始添加副食品才好呢? 愛林診所發放的寶寶的營養護照上建議,適當的添加時機有三個參考指標,分別是每天的攝取奶量超過1000CC、體重為出生時的兩倍或者出生滿4-6個月上時。

至於副食品的添加原則,不外乎循序漸進、由簡入奢、從單一到混合。4-6個月時從對半稀釋的果汁、青菜湯或米糊、麥糊開始,7-9個月再加入稀飯、麵條、麵包及魚、肉、豆腐跟蛋黃等。10個月之後長牙了,能吃的食物種類或形體也越來越多,一歲之後就能不以牛奶為主食,三餐跟著大人一起吃了。

副食品的原料挑選要盡量避免高致敏性的麥類、菇蕈類、柑橘類、帶毛的水果(草莓/奇異果)、蛋白、帶殼海鮮及堅果類跟蜂蜜(怕有肉毒桿菌)。低致敏性的米飯、菠菜、紅蘿蔔、地瓜、高麗菜、花椰菜、南瓜、蘋果、葡萄、香蕉、梨子都是不錯的食物。愛咪個人愛用的根莖類的紅蘿蔔、地瓜及馬鈴薯,方便準備且營養價值高,不加米粥單打成食物泥也方便攜帶餵食喔!




達令說給大寶吃的東西要好一點,所以那天從花蓮訂來一箱大王菜舖子。除了我們吃的蔬菜水果之外,加訂了馬鈴薯、紅蘿蔔及黃皮地瓜給大寶,沒想到份量這麼多,週末沒煮完的就通通交給保母處置。

關於準備副食品的工具,除了居家常備的大同電鍋之外,攪拌棒(PHILIPS HR1364)也是不可獲缺的利器。主要是孩子剛開始吃的量不多,像我一次只要準備週末在家共四餐就好,搬出食物處理器似乎大費週章了些。

準備步驟無外乎蒸煮熟透後加水打泥,沒有大同電鍋的話,湯鍋水煮也能搞定。


Step1:把紅蘿蔔、馬鈴薯跟地瓜洗淨後去皮


Step2:滾刀切塊,較不好熟透的紅蘿蔔可以切小塊點
Step3:置入鍋中加水至剛好淹過材料的高度


Step4:中火滾開後轉小火,加蓋悶煮至熟透(約20mins)


Step5:熄火後放涼至微溫,鍋內的水分會因為滾煮蒸發跟材料吸收而減少。






Step6:把材料分類挑出至容器中,加入適量滾煮用水打泥


Step7:放涼後分裝入冰塊盒內,結凍後取出裝入密封袋冷凍保存。






使用攪拌棒的好處是原鍋就可打泥也不怕刮壞鍋具,剛開始準備食物泥的時候還會分門別類做不同口味的冰磚,後來乾脆改成本日特餐,煮一鍋放涼後直接打泥,這鍋吃完下一鍋再換口味就好:p



又,關於攪拌棒的使用其實是有點小技巧的,除了原鍋使用之外,底部有點弧度的容器也是不錯的夥伴。要加水濕打才能打動,適當的水量約為材料的1/3高度。打泥時先用刀頭直擊材料,高速打碎後再於容器底部繞圈細打。記得先停止操作在把刀頭從食物泥中取出,不然就會發生材料四濺的慘劇了~



同場加映葉菜類食物泥的製作方式,除了用攪拌棒加水打碎之外,其實把川燙過的蔬菜放入攪拌棒配件之一的切碎杯中是更省事的方式。連水都不用加了,直接打碎即可。


這天川燙後切碎給大寶吃的是有機店購入的甜菜心。


切碎後成這模樣,加在甜味重的紅蘿蔔泥中就不怕菜生味重而挑食了


大寶開始吃副食品來兩個月,目前為止一切適應良好,也讓媽媽我的餵食壓力削減不少,反正不愛喝奶時就去食物泥跟米粥解凍加熱,週末外出時攜帶也方便,寬口徑的AVENT小奶瓶是好物,好拿、好挖、好攜帶,經常外出餵食的媽媽們不妨試試。



上個週末準備給大寶吃的特餐:甜菜心+紅蘿蔔+馬鈴薯+雞高湯粥+媽媽的愛心無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