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持續中,天天看的父母或許感覺不明顯,但一個月見一次的公婆就直嚷著差很大了!尤其是看到他躺上尿布檯時的空間侷促、結實有力的大腿也有米其林寶寶的樣子,就不得不把這功勞歸功於副食品的添加上。
誠如愛咪在網誌中所提及,大寶在四個半月大時曾經進入厭奶期而無法提升奶量。所以從五個月開始吃水果泥跟米精練習吞嚥,六個月正式進入副食品,七個半月的現在已經開葷,大骨湯、雞湯、吻仔魚甚至布丁都下肚,不久的將來就會開始搶食我們飯碗裡頭的食物了吧!
這篇文章就來聊聊副食品的製作及其他,也請經驗豐富的媽媽們不吝分享~
大多數的爸媽都會有的疑問,到底何時開始添加副食品才好呢? 愛林診所發放的寶寶的營養護照上建議,適當的添加時機有三個參考指標,分別是每天的攝取奶量超過1000CC、體重為出生時的兩倍或者出生滿4-6個月上時。
至於副食品的添加原則,不外乎循序漸進、由簡入奢、從單一到混合。4-6個月時從對半稀釋的果汁、青菜湯或米糊、麥糊開始,7-9個月再加入稀飯、麵條、麵包及魚、肉、豆腐跟蛋黃等。10個月之後長牙了,能吃的食物種類或形體也越來越多,一歲之後就能不以牛奶為主食,三餐跟著大人一起吃了。
副食品的原料挑選要盡量避免高致敏性的麥類、菇蕈類、柑橘類、帶毛的水果(草莓/奇異果)、蛋白、帶殼海鮮及堅果類跟蜂蜜(怕有肉毒桿菌)。低致敏性的米飯、菠菜、紅蘿蔔、地瓜、高麗菜、花椰菜、南瓜、蘋果、葡萄、香蕉、梨子都是不錯的食物。愛咪個人愛用的根莖類的紅蘿蔔、地瓜及馬鈴薯,方便準備且營養價值高,不加米粥單打成食物泥也方便攜帶餵食喔!


達令說給大寶吃的東西要好一點,所以那天從花蓮訂來一箱大王菜舖子。除了我們吃的蔬菜水果之外,加訂了馬鈴薯、紅蘿蔔及黃皮地瓜給大寶,沒想到份量這麼多,週末沒煮完的就通通交給保母處置。
關於準備副食品的工具,除了居家常備的大同電鍋之外,攪拌棒(PHILIPS HR1364)也是不可獲缺的利器。主要是孩子剛開始吃的量不多,像我一次只要準備週末在家共四餐就好,搬出食物處理器似乎大費週章了些。
準備步驟無外乎蒸煮熟透後加水打泥,沒有大同電鍋的話,湯鍋水煮也能搞定。

Step1:把紅蘿蔔、馬鈴薯跟地瓜洗淨後去皮

Step2:滾刀切塊,較不好熟透的紅蘿蔔可以切小塊點
Step3:置入鍋中加水至剛好淹過材料的高度

Step4:中火滾開後轉小火,加蓋悶煮至熟透(約20mins)

Step5:熄火後放涼至微溫,鍋內的水分會因為滾煮蒸發跟材料吸收而減少。



Step6:把材料分類挑出至容器中,加入適量滾煮用水打泥

Step7:放涼後分裝入冰塊盒內,結凍後取出裝入密封袋冷凍保存。


使用攪拌棒的好處是原鍋就可打泥也不怕刮壞鍋具,剛開始準備食物泥的時候還會分門別類做不同口味的冰磚,後來乾脆改成本日特餐,煮一鍋放涼後直接打泥,這鍋吃完下一鍋再換口味就好:p
誠如愛咪在網誌中所提及,大寶在四個半月大時曾經進入厭奶期而無法提升奶量。所以從五個月開始吃水果泥跟米精練習吞嚥,六個月正式進入副食品,七個半月的現在已經開葷,大骨湯、雞湯、吻仔魚甚至布丁都下肚,不久的將來就會開始搶食我們飯碗裡頭的食物了吧!
這篇文章就來聊聊副食品的製作及其他,也請經驗豐富的媽媽們不吝分享~
大多數的爸媽都會有的疑問,到底何時開始添加副食品才好呢? 愛林診所發放的寶寶的營養護照上建議,適當的添加時機有三個參考指標,分別是每天的攝取奶量超過1000CC、體重為出生時的兩倍或者出生滿4-6個月上時。
至於副食品的添加原則,不外乎循序漸進、由簡入奢、從單一到混合。4-6個月時從對半稀釋的果汁、青菜湯或米糊、麥糊開始,7-9個月再加入稀飯、麵條、麵包及魚、肉、豆腐跟蛋黃等。10個月之後長牙了,能吃的食物種類或形體也越來越多,一歲之後就能不以牛奶為主食,三餐跟著大人一起吃了。
副食品的原料挑選要盡量避免高致敏性的麥類、菇蕈類、柑橘類、帶毛的水果(草莓/奇異果)、蛋白、帶殼海鮮及堅果類跟蜂蜜(怕有肉毒桿菌)。低致敏性的米飯、菠菜、紅蘿蔔、地瓜、高麗菜、花椰菜、南瓜、蘋果、葡萄、香蕉、梨子都是不錯的食物。愛咪個人愛用的根莖類的紅蘿蔔、地瓜及馬鈴薯,方便準備且營養價值高,不加米粥單打成食物泥也方便攜帶餵食喔!


達令說給大寶吃的東西要好一點,所以那天從花蓮訂來一箱大王菜舖子。除了我們吃的蔬菜水果之外,加訂了馬鈴薯、紅蘿蔔及黃皮地瓜給大寶,沒想到份量這麼多,週末沒煮完的就通通交給保母處置。
關於準備副食品的工具,除了居家常備的大同電鍋之外,攪拌棒(PHILIPS HR1364)也是不可獲缺的利器。主要是孩子剛開始吃的量不多,像我一次只要準備週末在家共四餐就好,搬出食物處理器似乎大費週章了些。
準備步驟無外乎蒸煮熟透後加水打泥,沒有大同電鍋的話,湯鍋水煮也能搞定。

Step1:把紅蘿蔔、馬鈴薯跟地瓜洗淨後去皮

Step2:滾刀切塊,較不好熟透的紅蘿蔔可以切小塊點
Step3:置入鍋中加水至剛好淹過材料的高度

Step4:中火滾開後轉小火,加蓋悶煮至熟透(約20mins)

Step5:熄火後放涼至微溫,鍋內的水分會因為滾煮蒸發跟材料吸收而減少。



Step6:把材料分類挑出至容器中,加入適量滾煮用水打泥

Step7:放涼後分裝入冰塊盒內,結凍後取出裝入密封袋冷凍保存。


使用攪拌棒的好處是原鍋就可打泥也不怕刮壞鍋具,剛開始準備食物泥的時候還會分門別類做不同口味的冰磚,後來乾脆改成本日特餐,煮一鍋放涼後直接打泥,這鍋吃完下一鍋再換口味就好:p
全站熱搜